你爸媽怎麼花錢?你,可能正在重演他們的人生!

原生家庭與信仰,如何塑造你的財務觀 📖 本篇文章目錄 她總是說:「我就是不會理財啊!」 為什麼我們總是在財務上跌倒? 什麼是「能力圈」?為什麼財務也有能力圈? 原生家庭與信仰,偷偷塑造了你的財務能力圈 如何擴展自己的財務能力圈? 畫出你的原生金錢地圖 🎬 她總是說:「我就是不會理財啊!」 小惠每次月底吃泡麵時,總是苦笑著說:「唉呀,我就是不會理財啊!」 她的帳戶總在月底乾涸,信用卡分期付款成了生活常態。無奈的是,小惠的媽媽也曾經這麼說過:「錢就是賺來花的,開心就好。」 直到有一天,小惠開始好奇: 難道「我不會理財」也是一種遺傳嗎? 她回望自己的成長過程,赫然發現——自己無意間正在重演父母的金錢劇本。 而這個劇本,悄悄地定義了她人生中那一小塊微弱發光的「財務地圖」。 💭 為什麼我們總是在財務上跌倒? 你有過這樣的感覺嗎? 明明知道該存錢、該理財,卻總是三分鐘熱度;明明立下決心規劃未來,卻又忍不住刷了一張卡,安慰自己「下個月再說」。(減肥好像也是這樣!咦~) 別急著自責。 問題往往不是你意志力不夠,而是——從一開始,你的財務能力圈就被劃定得很小很小。 你可能從來沒被真正教導過: 怎麼管理金錢?怎麼規劃未來? 我們只是自然地、下意識地複製了從小耳濡目染的一切。 就像是在一座陌生的城市裡迷路,卻從沒有人給過你一張完整的地圖。 🔍 什麼是「能力圈」?為什麼財務也有能力圈? 如果你玩過電玩裡大型角色扮演遊戲,會知道: 一開始,角色手上只有一小塊點亮的地圖,其他地方一片黑暗,等待探索。 財務能力圈,也是這樣的。 「能力圈」(Circle of Competence)這個概念,由股神巴菲特提出。他說過:「能力圈的大小不重要,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的邊界。」 簡單來說:你的財務能力圈,就是你真正理解、能正確處理金錢事務的範圍(認知)。 有人可能懂得計帳記帳與基本保險,對退休金、稅務有點模模糊糊;或者對股票、債券、不動產、指數(ETF)有一些了解。卻對百百種的衍生性商品,如期貨、選擇權、權證、外匯或差價一無所知;這些不熟悉的領域,就像地圖上黑暗未探索的區域——模糊、危險、容易迷失、被詐騙。 問題往往不是你不知道,而是你「以為自己知道」。 一旦闖進黑暗地帶,輕則虧損,重則損失慘重。 在財務的世界裡,有...